返回

枭雄的权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连载小说:《枭雄的权谋》第157章 过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提起河对岸的钢铁厂,是因为他听说了有关钢铁厂的一个段子。

    有一句话叫做:“怪事到处有,陵江特别多”。比如说对岸的钢厂会这么快就决定整体搬迁,进行资产重组,据悉是一位曾经被国家视为叛徒的“前志愿军战俘”的杰作。

    因为当年在朝鲜战场被俘以后,他因曾经历过解放战士的审查,心有余悸而选择了不被遣返大陆,而是投靠了他家解放前逃往海外的亲戚。

    经过在国外几十年的打拼,他已经拥有了巨额财富。现在是由天朝统战部官员陪同来陵江寻根的陵江籍爱国侨胞。

    最搞悠的是,就在他的身上同时生出了两个段子:

    一是他作为钢铁厂的家属,父母曾经是这家工厂的前身“中兴公司”的股东,也就是资本家。再受他“叛国”行为所累。曾被打成特嫌兼资本家的双重反革命分子,一直在厂里监督改造。

    直到儿子以爱国商人名义返乡投资,他们即刻被落实政策,奉为了座上宾。

    返回故乡的爱国商人,知道钢厂的改制方案和退二进三新规划后,就向陵江政府提出说:“国家既招商引资又搞统战,我们家作为原中兴公司股东,义不容辞地要带这个头。”

    他们家族不但表示强烈的投资意愿,并在谈妥后就当场付给陵江政府几个亿订金,以表决心。

    为了让钢厂的历史不被后人彻底遗忘。爱国商人提出了一个奇葩的要求:“高烟囱不予拆除,经过维护加固后作为小区景观保留”。

    政府经研究,同意以抗战文化遗址保留。

    另一个段子就有点黑色幽默了。

    在统战部派去迎接这位爱国商人的接待办轿车驶回市委大院门口时,一个身着洗得很干净的老旧军服、胸前还挂着许多奖章的白发老人,突然从路边的岗亭后面冲出来展开双臂拦住了统战部部长的座驾大声喊冤!

    他的举动把驾驶员吓了一大跳。

    紧急刹车后拉开车门下去,冲着已经跑过来处理突发情况的执勤武警战士说“你们怎么搞的?还不赶紧拖走!”

    殊不知车上的爱国商人冲着那老人高喊:“黄团长!”

    那老人下意识地答应:“到!”还双手并着裤线甩腿伸得笔直。

    这下子麻烦来了。那爱国商人赶紧打开车门下车,直接冲到那白发老人的面前,站得笔直地行了个军礼说:“报告首长,301团二营七连一排排长王明光奉命向你报到,请指示!”

    后面的剧情就更狗血了。

    这是两个“老军人”。黄团长因级别原因,交换战俘时就直接回国。在经过反复甄别后,鉴于老人的态度“不端正”,国家没做安置,而是让其复员回老家农村。

    后来,因家乡亲戚都受不了被俘虏连累,极不待见他。老人找到有关部门喊冤说“我成为战俘,是上级指挥失误造成,投降也是接到上级命令”。就凭这些当时绝对的反革命言论,老人说一次,就被关一次。

    到了史无前例时期,他就被有关部门以污蔑上级为由打成反革命,判了十年有期徒刑,期间还因不服从改造加刑几年。到80年代初才刑满释放,回家乡继续接受监督劳动。

    这几年老人一直在上访,说是“连战犯都全部释放,右派全部摘帽,坏分子也摘帽了,现行反革命罪都没有了,为什么就不给我平反?”

    由于他的问题特殊,又是历史积案,陵江政府重点抓经济,还真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来处理他这类问题。

    老人投诉无门,就想出了效仿古时候拦轿喊冤的这一招。

    没想到这一拦,又偏偏就拦到了市委统战部迎接同为俘虏的专车。

    这下子把两个老人搞糊涂了。虽同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的命运也太扯淡了。

    其实,洪海侠刚回陵江就听说了这个故事,当时并没有多深的感触。

    但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闭关回来的洪海侠想法不同了,对这个事故的感触也有所不同。

    他现在是心里面出现一丝一毫的怨气,就会站在窗前望向钢厂,想想那位黄团长,用他的遭遇来安抚自己。

    时值初春的枯水季节,清澈的陵江在窗外缓缓地流向不远处的天门口,在那里与浑浊而湍急的长江交汇,清晰地划分出两条清浊分明的水线。远远地望去,浑浊而湍急的长江,仿佛已经阻滞了缓慢而清澈的陵江,实际上陵江水流已汇入长江一起翻滚着奔向大海,去进行更大规模的净化。

    只是在奔向大海的路上,它也因为自己的缓慢而温和,付出了被湍急而浑浊的长江彻底裹挟的代价!

    眼见着陵江的党政一哥都要换脸,这预示着天朝一定会委派一位背景更硬、做事更能达成目标的强势领导来陵江。要是与之搭班子的人也是位外省籍。那下一步搞整起陵江的地方保护势力来,就更不会手软。

    但陵江的地方保护习惯由来已久,其势力的强大根深蒂固,而且很有群众基础。

    即便是新来的领导为贯彻落实天朝意图,把陵江重要

连载小说:《枭雄的权谋》第157章 过渡(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